|
|
|
发布时间:2011-3-8 13:11:32
阅读1548
次 |
为了适应21世纪包装设计艺术人才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和探索:学科的合并减少以增强其交叉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科的改造日益明显,大量减少必修课程,增加学生在各专业、各学科的限选课、选修课。 包装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模式是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以往传统的包装设计教学中,专业和专业覆盖面太窄,知识老化,教法陈旧,目标不切实际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包装艺术设计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的质量。这种培养目标可以说大部分流于形式,因为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这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文字工作,是对培养目标和办学宗旨及理念的认识不足。大量事实证明,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取决于所学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及从中获取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目前我国有为数不少的设计院校的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不明,教学管理较弱,教师上课随意性太大,因人设课,盲目增减课程,教师打分随意性大,教学文件不全的现象依然存在,师资队伍缺乏实践经验,知识单一,敬业精神及职业道德和自我提高意识淡薄,办学效率不高,产学研的互补、互利性有待结合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不全面,这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文化素质(外语、数理)较低有很大的关系。过去这种“专才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初级阶段,在各行各业急需包装设计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包装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渐露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过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的缺陷,适应和创造能力较差。我们审视过去的教育模式,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要在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的基础上,改革包装艺术设计艺术的教育模式,加大加快包装设计艺术教育改革的步伐与力度,建立创新型的包装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模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