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奢侈品包装增长惊人
第8届上海国际奢侈品包装展在上海展览中心完美落幕,共吸引近四千名参观者和150家参展商齐聚一堂。经主办方严格筛选的150家参展商,较2014年增长15%。在展示最新技术和独家包装解决方案的同时,不少展商也收获了现场订单。一些新展商带来的新材料和产品也受到热捧,再一次印证了奢侈品包装展关注参展商品质和创新乃展览成功之关键。
日本人曾被认为是最盲信的消费群体,而现在中国人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他们接受那些并不十分了解的知名品牌,并以自己的理解去消费它们。英国《经济学人》的这种说法恐怕得不到大多数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认同。在他们看来,中国有不少人已经具备了消费奢侈品的能力和需求。对于很多人来说,奢侈品就是生活必需品。“人们越来越追求品质生活,也开始注意奢侈品的格调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不像过去,大多只是为了装装样子。”专营国际一线品牌提包的张女士说。
从事代工生意多年的王老板说,国际大牌在中国的代理加工分为两种:一种是生产成品;一种是参与工序。比如一个皮包,皮料的缝接在中国加工成型,但是把五金件发回到原产国组装。“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像我们这样的代工商生产的都是真品,而非所谓的A货(仿真度极高的仿货)。”毕马威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过去两年间,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熟悉度在增加,认识的品牌平均达到60多个,北京和上海消费者认识品牌的数目分别是70.5个和73.3个,广州为67.5个。像去美国“扫货”的赵先生,已经是第三次去美国了,我和太太早就不去香港购物了,虽然广东去香港很方便。我们选择去美国是因为经过比较,美国的价格最便宜实惠。这次我们旅行团里的很多人都是多次到过美国的,我们自己还租车去了outlets(工厂店)。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出台对黄金、珠宝、化妆品等商品征收特别消费税的初衷是为了抑制奢侈品消费,但时过境迁,当时的奢侈品如今已变成了大众消费品,因此建议取消此类商品的特别消费税。
奢侈品消费也带动了包装设计,抗菌包装、全雕刻电光包装盒、数字印刷系列商品、天然纸包装、竹包香水瓶、太阳能旋转盒、南洋楹木盒、一体管、岱棱雷射窄幅冷烫创造类防伪效果……层出不穷的新工艺。 |